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》(国务院令第711号,以下简称《条例》)和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格式》(国办公开办函〔2021〕30号)要求,现发布《张家港市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》。本报告包括总体情况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、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、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、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项内容。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统计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。如对报告有任何疑问,请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(地址:人民中路28号,邮编:215600,电话:0512-58916369)。
一、总体情况
2023年,张家港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、省政府、苏州市政府足球即时比分,比分直播:政务公开工作的决策部署,始终紧扣“现代化建设先锋年”工作主题,持续推动政务公开工作平稳有序开展,切实保障以公开促落实、促规范、促服务作用充分发挥。
(一)聚焦重点事项,推进政府信息主动规范公开
制定出台《张家港市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》,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和重点领域,进一步提升全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水平。一是主动公开政府信息。坚持“以公开为常态、不公开为例外”,依托政府文件库、专题专栏等加大各类文件主动公开力度,不断拓展公开广度和深度。2023年,政府门户网站发布专题专栏7个,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0015条。二是加强政策解读。围绕高质量发展、民生热点、民生实事等涉及面广、社会关注度高的领域,不断加大文件解读力度,总计发布图文视频等解读材料76件,帮助群众和市场主体准确掌握政策,助力政策执行落地落实。三是强化政民互动。全年开展网上调查102次、在线访谈16次,积极构建与公众的互动交流,真实了解群众所思所需所盼,及时回应解决社会关切。
(二)坚持便民导向,高效办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
高标准建成政务公开体验区,进一步拓宽依申请公开联系渠道,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公众对政府信息的合理需求。同时,持续提升依申请公开件办理质效,优化接收、登记、办理、核查、答复等各环节工作流程,努力提升依申请公开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。2023年,全市收到申请774件(含2022年结转15件),依法办结730件,44件转下一年度办理。
(三)强化全程监管,保障政府信息规范管理发布
一方面,不断完善政府信息发布机制和公开审查机制,进一步明确公开的主体、内容、时限、方式等,加强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,确保政府信息公开规范、有序。另一方面,在全市实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机制,坚持定期清理、专项清理和日常清理相结合,截至2023年12月31日,全市保留现行有效的行政规范性文件148件(市级保留88件)。同时,重点推进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公开工作,主动做好与省备案审查平台数据通联,全年全市共推送规范性文件134件,实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统一归集、集中展示。
(四)健全制度机制,不断提高政务平台管理水平
市政府门户网站以一体化、全领域数字化、网站集约化转型为契机,深入开展数字政府建设,进一步规范了各类稿件采、编、发工作流程,健全完善消息来源核实机制。同时,打造“张家港微门户”作为政府网站服务的有效延伸,着力构建统一的城市级服务平台,切实做到“群众所需”即是“服务所向”。截至2023年12月31日,“张家港微门户”累计收件4808236件、累计办结4600393件、办结率95%、群众满意度94%。市政务新媒体不断强化信息发布、政民互动和办事服务功能,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作用、引导作用、动员作用、支持作用。“健康张家港”政务微信更新扩充卫生健康“掌上服务”,推出一站式候诊查询和挂号、用药助手等便民举措,2023年累计服务群众30.63万人次;“张家港农业农村”政务微信及时发布灾害预警、技术推广等惠农信息,集成推广“新农管家”等便民小程序,助力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。
(五)注重自身建设,持续夯实政务公开工作基础
继续将政务公开考核纳入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,着力优化考核方式,强化考核结果运用,真正实现以考促评、以考促优。2023年,全年组织开展政务新媒体专项督查4次,印发督查通报4期,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,同时督促整改。全年未发生涉及政府信息公开责任追究情况。
二、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
第二十条第(一)项 |
|||
信息内容 |
本年制发件数 |
本年废止件数 |
现行有效件数 |
规章 |
0 |
0 |
0 |
行政规范性文件 |
15 |
41 |
148 |
第二十条第(五)项 |
|||
信息内容 |
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|
||
行政许可 |
674913 |
||
第二十条第(六)项 |
|||
信息内容 |
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|
||
行政处罚 |
258658 |
||
行政强制 |
6837 |
||
第二十条第(八)项 |
|||
信息内容 |
本年收费金额(单位:万元) |
||
行政事业性收费 |
28660.38 |
三、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
(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: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,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) |
申请人情况 |
||||||||
自然人 |
法人或其他组织 |
总计 |
|||||||
商业 企业 |
科研 机构 |
社会公益组织 |
法律服务机构 |
其他 |
|||||
一、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|
770 |
17 |
0 |
0 |
0 |
2 |
789 |
||
二、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|
4 |
0 |
0 |
0 |
0 |
0 |
4 |
||
三、本年度办理结果 |
(一)予以公开 |
277 |
9 |
0 |
0 |
0 |
2 |
288 |
|
(二)部分公开(区分处理的,只计这一情形,不计其他情形) |
98 |
2 |
0 |
0 |
0 |
0 |
100 |
||
(三)不予公开 |
1.属于国家秘密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
2.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|
3 |
0 |
0 |
0 |
0 |
0 |
3 |
||
3.危及“三安全一稳定”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4.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5.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|
2 |
0 |
0 |
0 |
0 |
0 |
2 |
||
6.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7.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|
5 |
0 |
0 |
0 |
0 |
0 |
5 |
||
8.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|
6 |
0 |
0 |
0 |
0 |
0 |
6 |
||
(四)无法提供 |
1.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|
279 |
4 |
0 |
0 |
0 |
0 |
283 |
|
2.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|
13 |
0 |
0 |
0 |
0 |
0 |
13 |
||
3.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|
1 |
0 |
0 |
0 |
0 |
0 |
1 |
||
(五)不予处理 |
1.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|
5 |
0 |
0 |
0 |
0 |
0 |
5 |
|
2.重复申请 |
7 |
0 |
0 |
0 |
0 |
0 |
7 |
||
3.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4.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5.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(六)其他处理 |
1.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、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|
11 |
0 |
0 |
0 |
0 |
0 |
11 |
|
2.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、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0 |
||
3.其他 |
23 |
2 |
0 |
0 |
0 |
0 |
25 |
||
(七)总计 |
730 |
17 |
0 |
0 |
0 |
2 |
749 |
||
四、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|
44 |
0 |
0 |
0 |
0 |
0 |
44 |
四、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情况
行政复议 |
行政诉讼 |
|||||||||||||
结果维持 |
结果 纠正 |
其他 结果 |
尚未 审结 |
总计 |
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|
复议后起诉 |
||||||||
结果 维持 |
结果 纠正 |
其他 结果 |
尚未 审结 |
总计 |
结果 维持 |
结果 纠正 |
其他 结果 |
尚未 审结 |
总计 |
|||||
4 |
2 |
1 |
3 |
10 |
0 |
1 |
1 |
0 |
2 |
0 |
0 |
1 |
0 |
1 |
五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
经过多年持续推动,全市政务公开工作迈入健康发展的轨道,但是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,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:一是基层工作人员流动性强,新工作人员业务不够熟练,一定程度影响工作连续性;二是政策解读宣传方式相对单一,依托市政府门户网站进行文字解读较多,利用政务新媒体进行图文、视频、动漫等方式解读不足,一定程度影响政策宣传效果;三是基层法律专业人才缺乏,依申请公开工作专业化水平不够,一定程度影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质量。
2024年,我市将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三个方面措施加以改进和提升:一是提升基层政务公开工作能力水平,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培训和“传帮带”教育相结合的方式,加大对新任政务公开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,持续锻造领域内“行家里手”,稳步提升公开能力。二是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,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,做强一个市级主账号、一个主平台,整合一批受众面小、运营效果弱、保障能力差的弱账号,淘汰一批长期不更新、定位不清晰的问题账号,打造我市“1+1+N”精品政务新媒体矩阵,建设更加权威的信息发布和解读回应平台、更加高效的政民互动渠道和更加便捷实用的移动服务。三是强化政务公开工作制度建设,科学运用好年度绩效考评等考核工具,“清单化”“销号制”落实国家、省、苏州市部署的重点公开任务。同时,不定期开展依申请公开抽查检查,有效提升答复质量,减少行政争议。
六、其他需要报告事项
全市行政机关在办理2023年度信息公开申请中未收取信息处理费。